院 · 士
李庆逵 1912-2001年,浙江宁波人,1932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化学系。1948年获伊利诺斯大学农学院哲学博士学位。著名土壤学家,我国土壤学和农业化学的奠基人之一。曾任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副所长、名誉所长、长沙农业现代化所所长、中国土壤学会理事长、第四届国际土壤学会副主席、国际磷酸盐研究委员会委员,中国农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化肥学会副理事长、江苏省科委副主任、江苏省科协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三、五、六、七届代表)等职。
主要从事土壤-植物营养和施肥,红壤基本性质、发生分类及利用研究。1937年发表的《土壤分析法》和1953年以后多次再版的《土壤分析法》在我国土壤分析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50年代初,我国迫切需要发展橡胶生产,他接受国家任务,带领科技人员参加橡胶宜林地考察,提出选择北回归线以南种植橡胶树的土壤学依据,通过对橡胶树生长气候、土壤条件和有效施肥的研究,将橡胶树栽培线推广到北纬18-24度,为世界上热带北缘种植橡胶树提供了样板。1981年我国干胶产量达12.5万吨,居世界第六位。这项成果1982年获国家科委发明一等奖。
70年代初,他提出的碳酸氢铵深施技术,为氮肥的合理施用和提高氮素利用率作出了贡献。1978年获全国科技大会奖。
他系统地研究了中国土壤中磷、钾元素的状况和磷、钾肥施用效应,并主持编制了中国第一幅土壤磷素分布图。为中国磷钾化学 肥料的发展和施用提供了依据。其中,有关磷矿粉的有效条件和合理施肥技术,生产上进行了大面积推广,最高年份推广面积达1000多万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他所主编的《中国磷矿的农业利用》专著对中国磷矿资源的合理利用、发展磷肥品种的技术和合理施用磷肥都有参考价值。199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在多年研究红壤的基础上,主编了《中国红壤》对中国红壤的生成发育、基本特性、开发利用和改良措施进行了系统论述,积累了完整资料,在生产上发挥了积极作用。198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1959-1980年间三次当选为江苏省劳动模范。曾担任“中国科学”、“科学通报”、“土壤学报”、“土壤学进展”、“及农业现代化研究等全国性刊物编委,国际《肥料研究》杂志编委。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12名。先后主编了《中国红壤》、《中国土壤》、《中国磷矿农业利用》、《中国水稻土》等专著,刊出论文90余篇。
赵其国 著名土壤学家,1930年2月25日出生于湖北武汉,2023年1月3日于南京逝世。1953年毕业于华中农学院农学系。
1953-1963年参加云南、贵州华南橡胶及热带作物宜林地考察队任队长,1964-1968年古巴科学院从事古巴土壤研究,驻古巴专家组组长,1973-1978年 黑龙江荒地资源考察队队长,1983-1995年任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所长。1986年聘为博士生导师,1991年选为中科院院士。曾任中国土壤学会理事长,国际土壤学会盐渍土分委员会主席,国际土壤学会土壤环境委员会第一付主席,国际山地研究中心理事、中科院农研委主任,所开放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江苏省、南京市科协副主席。并曾担任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江西农业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兼职教授、江西红壤研究所名誉所长。
长期从事我国及世界土壤地理与土壤资源研究。在热带土壤发生上,首次明确提出我国红壤具有古风化过程及现代红壤化过程两种对立统一的特征。提出以热量条件、土壤性质为标准的热带作物利用等级的评价方案,为制定热作发展规划与布局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在促进土壤科学的发展研究中,提出“土壤圈“研究的新方向,建立了“土壤圈物质循环开放实验室”。在长期参加南方红壤研究基础上,通过系统总结,提出土壤分区整治、退化土壤改良,以及土壤生态与环境评价的多种规划与开发方案。对当前农业现代化及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如人增地减,人地矛盾,粮食安全,环境恶化,资源减退等提出了新的见解;对江苏省及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提出了系统的建议。近几年曾建议并参与国家“土壤质量”及“东南环境质量”等“973”研究项目,对农业与环境、生态可持续发展,农业清洁生产等重大问题均参与咨询与研究。2008-2011年参与“中国至2050年农业科技发展路线图”研究并担任组长。近年来进行“生态高值农业”的研究,并提出了发展我国“生态高值农业”的理念与建议。
曾获中科院竺可祯奖、国际道库恰也夫奖、第四届日经亚洲大奖等国际、国家及中科院奖20次,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发表专著21本,论文400余篇,先后到45个国家访问,讲学。已培养研究生近百名。
朱兆良 著名土壤农业化学家,浙江奉化人,1932年8月21日出生于山东青岛,2022年1月30日于南京逝世。1953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化学系。
曾任国际土壤学会水稻土肥力组主席、江苏省土壤学会理事长等职。曾任全国政协常委、江苏省政协副主席、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江苏省主委,中国土壤学会理事长、南京土壤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朱兆良院士多年来一直从事土壤-植物营养化学研究,尤其是对土壤氮素的研究具有很高的造诣。首次对土壤供氮能力进行了定量解析,提出了田面水中铵浓度和光照是决定氨挥发量的主要因素等观点;明确了我国主要种稻区的稻田中氮挥发程度及其在氮肥损失中的重要性;提出了"力求减少施肥后留于田面水中的氮量"的稻田氮肥合理施用原则,为改进稻田氮肥施用技术提供了依据。明确了三熟制中作物的高产对土壤养分供应速率的要求明显高于两熟制,指出了土壤供氮进程与双季稻的需氮特点不相协调,明确了土壤结构是制约供氮早发特性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控制氮肥施用量,注意氮与磷、钾和硅等养分协调施用的建议。开拓了我国土壤供氮能力与氮肥施用量推荐研究,为我国土壤氮素研究及氮肥的有效施用作出了重要贡献。
朱兆良院士先后主编出版学术专著3部,发表论文百余篇。主持和参与的研究工作先后获得了国家、中科院和江苏省的10项成果奖。1988年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并荣获1993年度陈嘉庚奖农业科学奖。
席承藩 著名土壤地理学家。1915年10月1曰出生于山西文水,2002年4月19日于南京逝世。
1939年获北平大学农学院农业化学系学士学位,1949年获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农学院硕士学位。
长期从事土壤地理研究和土壤资源合理利用研究。在土壤分类、调查制图、资源开发利用、区域综合治理及土壤详测制图等领域,均进行了开创性研究,为我国土壤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土壤分类、详测制图研究中,首次制订了土壤基层分类与命名原则;还拟订了全国各级分类系统。首次完成了1:100万中国土壤图,并主编汇总了《中国土壤》专著,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土壤分类、命名体系。在华北平原土壤研究中,总结出旱涝、盐碱、风沙、瘠薄为平原低产的主要原因,并选点整治,提出了科学治理与合理改良利用平原土壤的途径。曾主持和参加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黄淮海平原综合治理、三峡工程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等项国家重大研究任务。
编写专著和图集30本,发表论文300余篇。获国家级、省部委级科技奖励共12项。
于天仁 著名土壤化学家。1920年2月4日出生,2004年5月22日于南京逝世。山东省郓城县人。1945年毕业于西北农业学院农业化学系。长期从事水稻土和红壤的电化学研究工作,创建并发展了我国土壤电化学领域的研究工作。他提出了带电荷的胶体对指示电极和参比电极都可发生影响,从而产生两种悬液效应的观点,并发现胶体对盐桥的影响距离比一般想象者长得多。阐明了水稻土的以氧化还原过程为中心的物理化学性质。应用独有的方法,区分了有机还原性物质的电化学特征;揭示了这些物质与无机氧化还原体系之间的反映规律;揭示了氧的消长平衡、铁离子和锰离子的形态及各种形态间的物理化学平衡规律。这些成果使对氧化还原条件的鉴别从定性的阶段发展到定量的阶段,并阐明了其数量因素与强度因素之间的关系。揭示了可变电荷土壤的电化学性质。从离子活度比、动电电位、离子扩散、离子电导中的频散效应、与专性离子的竞争吸附、氢氧离子的释放及表面性质的变化等方面证明,传统上认为纯电性吸附的一些阴离子如氯离子当有可变电荷土壤相作用时可有专性吸附发生。阳离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负吸附,这是恒电荷土壤中不可发生的。可变电荷土壤与质子之间的反应及电子之间的反应也有不同于恒电荷土壤的许多特点。这些成果丰富或修正了主要来源于对恒电荷土壤的以及的一些理论,为综合两类土壤的特点而成的较全面的土壤化学提供了重要条件。建立了土壤中的带电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化学表现为中心的土壤电化学。根据系统的研究结果,开创性地提出了以土壤中的带电粒子(胶体电荷、离子、质子、电子)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化学表现为中心的土壤电化学研究体系,是之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分支。这样,使能够将土壤中的各种化学现象、生物现象以及许多物理现象深入到带电粒子间的相互作用这个较微观的基本现象去概括。
曾先后多次应邀赴德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访问讲学。1989和1992年曾先后任加拿大Saskatchewan大学和美国Indlana大学客座教授。曾任国际土壤学会土壤胶体表面专业委员会委员及《Biology and Fertlity of Soils》杂志编委。
主编撰写了《土壤电化学性质及其研究法》等13部专著,其中英文专著3篇,发表中英文论文180余篇,获国家级和中科院科技成果奖10余项。
张佳宝,男,1957年生,江苏高邮人,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2年在南京农业大学获土壤农业化学学士学位,1985年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获土壤学硕士学位,1990年在国际水稻研究所农业工程系/菲律宾大学获土壤物理学博士学位。
长期从事土壤水循环、物质迁移转化过程系统模拟及其生态环境效应、土壤信息快速获取、中低产田治理与地力提升理论和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近年来,重点围绕我国13亿亩中低产田治理面临的土壤障碍因子消减、地力提升两大科技问题进行突破,创建了土壤障碍因子分类消减、激发式快速培肥地力、易涝渍农田水土联治等理论与技术体系,创新了土壤参数探测技术与设备,并作为带头人建立了我国农田试验站联网研究平台和土壤养分管理国家工程实验室,着力推进土壤改良向精准对症跨越,科技支撑国家中低产田治理和高标准农田建设行动,为我国耕地质量提升做出了突出贡献。
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1992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8年获周光召农业科学家奖,2016年获中国土壤学会奖,2018年当选国际土壤学联合会土壤工程与技术委员会主席,201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