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南京土壤所在《柳叶刀-星球健康》发表气候变化-土壤健康-人群健康研究成果

2025-04-17 分享到: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朱春梧课题组通过10年(2014-2023)、4个稻田FACE平台、28个典型水稻品种的大田试验,发现了气候变化有增加稻米砷积累的风险。 CO2与温度升高增加砷转化相关微生物功能基因arsC,arrA的相对丰度,促进土壤砷的还原过程,增加植株砷吸收与稻米砷积累。研究进一步基于多年、多T-FACE平台、多品种的大田实测数据,基于IPCC RCP8.5模式,结合模型模拟与EPA评估标准,评估了未来稻米消费人群的砷暴露水平及健康风险。该研究从气候变化-土壤健康-消费人群健康的角度,预警了未来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的潜在风险,亟需不同维度的干预与减缓措施。

该研究结果以“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arsenic concentrations in paddy rice and the associated dietary health risks in Asia: an experimental and modelling study”为题发表在“The Lancet Planetary Health”(柳叶刀-星球健康)杂志上。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所博士生王东明为论文第一作者,朱春梧研究员为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哥伦比亚大学、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南京农业大学等多个单位的支持和协助。

论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