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介绍

张桃林

2009-08-27 分享到:
     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农业部副部长,全国政协委员。1961年5月出生于江苏姜堰市,1978年10月考入南京农学院土壤农化系学习;1982年8月,考入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硕士研究生,1985年毕业留所工作;1986年4月,赴联邦德国波恩大学、吉森-李比希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89年获得农学博士学位;1989年12月,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博士后;1991年12月,中国科学院红壤生态实验站常务副站长;1992年2月,中国科学院特批副研究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94年5月,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所长助理(1994年10月至1995年1月,美国依阿华州立大学高级访问学者);1995年8月,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副所长、兼中国科学院红壤生态站站长(1995年12月,中国科学院特批研究员);1997年1月,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副院长(1998年9月,博士生导师),并入选'省333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工程'首届第二层次培养对象。1999年6月,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所长;1999年9月,南京市副市长、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所长;1999年12月南京市副市长;2001年10月,江苏省副省长;2002年12月起,九三学社中央常委,江苏省副省长,兼任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土壤和土地退化及其恢复重建生态学理论与实践、持续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研究工作。'八五'以来先后主持国家85攻关“南方红壤退化机制与防治措施”专题(85-009-01-11)、95攻关“退化土壤恢复重建与季节性干旱防御关键技术研究”专题(96-004-03-12)、国家自然科学基“不同利用模式调控红壤旱坡地土壤水分的机理及模型”(49371034),中科院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我国东南地区高度集约化农业利用下土壤退化的机制及合理调控” (KZCX3-SW-417),合作主持国家基金95重点项目“我国东部地区红壤的时空变化、机理及调控对策研究(49631010)、国家重大基金项目中国东部陆地农业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相互作用机理研究课题(39899370)、中科院“九五”重大项目中的“农田生态系统水分、养分循环与生产力关系研究”(KZ95T04)等项目研究,参加国家973项目“红壤侵蚀、酸化和肥力退化机理及恢复重建机制”课题。先后发表论文130多篇(其中SCI论文12篇)、出版专著3部,主编论文集5部,培养研究生、博士后10多名,作为主要完成人员的《红壤生态系统综合治理及农业持续发展》1995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列第四),《江西省京九沿线农业区域开发规划》1997年获得江西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各(列第五);以第一作者完成的《中国红壤退化机制与防治》2003年获得江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目前主要从事集约化农业利用下土壤退化的机制及合理调控研究。

     联系方式:tlzhang@issas.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