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传播

土壤不“土”,满满都是文化~

2016-12-05 分享到:

    土壤文化是世界文化长河中的一个支流,它以土壤为载体,以叙事或抒情为主要表现形式,反映不同时期劳动人民和社会各阶层与土壤的关系、生产和生活各方面的思想情感。 

    土壤文化为何能被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所认同而得到广泛传播呢?这是因为它特别得接地气,它根植于民族文化和乡土历史之中,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反映着人们的期望与心声…… 

  

 

  动漫《那年那兔那些事儿》 注:兔子代表中国 

   

  神话中的土壤文化 

    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可以分为呼唤而出原本存在植物变的 “泥土创造几种,其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是最后一种。 

    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之一:女娲造人就是典型的代表。创世女神女娲是华夏民族人文先始,福佑社稷之正神。相传天地开辟之初,大地上并没有人类,是女娲把黄土按照自己的形象捏成了人,并化生万物,使天地不再沉寂……

    女娲造人是中国人家喻户晓的神话故事,上古神话所记录的虽说仅是华夏民族早期先民的唯心世界观,但这些神话却真实反映了深植于民间的土壤文化。神用泥土造人,是农耕时代人们对人类与土壤关系的直接表达。 地球上的生命都直接间接地来源于土壤,人类亦不能例外。这不仅反映了深植于民间的土壤文化,同时也反映了人和土壤无法割断的关系。 

   

  神话《女娲造人》,图片来自网络 

   

  古代的土壤文化 

    字的起源 

  我国汉字是世界上目前正在使用的各种文字中最古老的一种,而在原始文字产生之前的原始社会前期,人们已经在以图画、符号等记事表意了。 

  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就有——“。王国维在《殷礼征文》考释指出: 即土,即今隶土字 

  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字还有很多字形,据梁家勉在《中国土壤科学的孕育及其形成》一文中统计,甲骨文中字的写法有 27形,从土的字有 12 个。如 “等,表示用手或兼用某些农具治土的会意。 

   

 

  甲骨文中的土字字形   /《寂静的土壤》 

  汉代郑玄对先秦古书《周礼》注释指出:万物自生焉则曰土,有土斯有粮。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字作进一步的解释,土者,是地之吐生物者也像地之上,地之中;物出之形也,即构成土字中的,其上指表土,其下指底土,是植物的地上部和地下部分,这是世界上对土壤所作最早的科学解释。 

  


字的含义   /《寂静的土壤》 

    

  字的意义 

  《周礼》还指出:以人所耕而树艺焉曰壤。《说文解字》说:壤,柔土也,无块曰壤。《尚书·禹贡》马融注:壤,天性和美也。《周礼》地官大司徒郑玄注:壤,和缓之貌。这 3 种解释都说明的形态特征。 

  的生产性能比要好,肥力高  适于各种作物生长。郑玄指出:壤亦土也,变言耳,意思是说本来也是土,经人为耕种之后,性能改善,成为一种肥力提高的 

    

  土壤一词的内容  

  古代土壤这个名词起初并不具有科学术语性质,因为世界上土壤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不过130多年。而我国历史上记载土壤的经验知识已有 5000 多年,我国古人在当时就用土壤一词概括自然土壤和耕作土壤的内容,说明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对世界土壤科学有贡献。 

   

  最早的土壤图 

  春秋时期,奴隶制已衰落,许多诸侯国开始出现封建的生产关系,行重农政策。《尚书·禹贡》是最早记载我国土壤分类及其地理分布的。据考证,它所记述的九州土壤分布是符合实际的。禹贡九州土壤图不仅是秦汉以前土壤地理知识的总结,而且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土壤图。 

   

  禹贡九州土壤图   /《寂静的土壤》 

   

  土地神与土地公 

    土地承载万物,生养万物以养育百姓,所以中国人历来尊天而亲地,奉祀土地。 

    对土地之神的信仰是同农业生产和发展联系在一起的。因为土地是人们生产和生活直接依赖的对象,人们很早就认识到是土地给了他们生产和生活的一切,因此,对土地怀有感恩之心。同时,由于人们相信万物有灵,以及对土地生产农作物的不够理解,又把土地作为一种神秘的自然物加以崇拜,形成了对土地的信仰。 

    在原始社会,某一氏族所崇拜的土地神,就是这一地区土地的化身;奴隶社会产生后,全国性的土地神应运而生。土地神有许多名称,《史记》中称地衹,后世改称后土社神 

    祭社十分隆重,周代除天子诸侯主持大祭外,民间每25家也立一社神进行祭祀。清代对土地神的信仰更为广泛,朝廷建设社稷坛,各州县乡村都有自己的土地庙。土地神成为妇孺皆知的地方神灵后,其形象就完全人格化了。人们习惯称之为土地爷或土地公公,其形象一般是白须白发、乌帽皂靴、黄袍革带,活脱脱一个年老端重的官吏。这就是遍布农村的土地庙的由来。 

   

  土地庙中的土地公(右),图片来自网络 

   

  土壤文化的传承 

    中国人是农耕为主的民族,对土地的依赖性很强。 

    中国先民选择了滨水而靠山择土而居聚族而居的生存原则,经几千年的发展和演变,许多民俗民风、伦理道德,对中国人的修养和精神文明一直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特别是融入炎黄子孙血脉中的家国情怀和乡愁等优秀传统土壤文化,正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同和接受。彰显了土壤文化在传承、弘扬中华文化的价值。 

   

  一片红土连两岸 

    台湾和大陆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在地质史上,台湾岛曾和大陆陆地相连。大约在1.8万年前,海平面上升,于是台湾山脉与福建山脉之低平谷地逐渐被海水淹没,形成了台湾海峡。台湾与福建隔着 150km的海峡遥相呼应。两地均以山地、丘陵地形为主,山脉走向也完全一致,岩石种类也有其相似处。 

    此外,在亚热带高温多雨的条件下,在广阔的大地上形成了一片覆盖于地表的富含氧化铁和氧化铝的土壤,把土壤染成红色。此种土壤学名为富铁土,俗称红壤,是生长热带作物的主要土壤。红壤是台湾丘陵台地的主要土壤,而在隔海相望的福建,这种土壤也占80% 以上,所以海峡两岸不仅有类似的地质背景,相似的动、植物,而且一片同样的红土越过海峡把两岸连成一片。 

   

  /《那年那兔那些事儿》 

    我国古有有土斯有粮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之说。台湾人民至今还保留着在农历十二月十六日,尾牙节那天,各户供牲礼,祭祀土地公的风俗。许多到大陆寻根的台湾民众都想看看家乡的变化,甚至在家乡采一把土带回台湾以解相思之情。这就是乡土观念,故土难离啊。

文章来源:科学大院